Categories 分析與研究學術研究

發布日期 (HKT) 2021-06-10

受眾以記者動機判斷假新聞

新聞受眾的個人立場,是受眾在處理新聞時的重要因素,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研究助理教授曾姿穎於學術期刊《Journalism》發表的研究發現,個人立場會影響受眾對記者動機的評估,進而影響對報導是否為假新聞的判斷。

該實驗研究從引渡條例爭議問題入手,涉及215個參與者,在反修例第二次大規模示威遊行(2019年6月16日)後進行。實驗參與者先就引渡條例進行表態,然後閱讀一則有關修例的Facebook新聞貼文,最後表達對於貼文和新聞記者的看法。約一半的參與者閱讀由蘋果日報發表的貼文,而另一半則閱讀由大公報發表的貼文。兩篇貼文除了發表者不一樣,其他的元素包括內容和設計都保持一致。貼文內容表述林鄭月娥稱:「不存在特首可以繞過法律只聽命中央」,把不能移交的人移交到中國內地。

研究發現,對於假新聞的判斷,引渡條例爭議的兩方(支持者與反對者),會因為他們對負責該新聞報道的記者的動機評估不同,而導致雙方對新聞虛假程度的判斷亦有所不同。具體來說,條例的反對者會因為更大程度相信記者的動機是出於保護當權者(Power-defender motive),而更大程度上判斷貼文為假新聞;而條例的支持者則會因為更大程度認為記者的動機來自於記者對個人立場的鼓吹,並試圖影響公眾輿論(Mobilization motive),從而更大程度上判斷貼文為假新聞。

引渡條例爭議的支持者:

引渡條例爭議的反對者:

曾博士表示:「受眾接收與自己立場不同的新聞媒體時,更容易認為新聞帶有某種蓄意目的,而這目的會讓他們更容易視網上信息為假新聞。是次研究反映新聞機構的立場和受眾的個人立場,對於理解假新聞指控及判斷的重要性。」

相關文章:

Tsang, S. J. (2020). Issue stance and perceived journalistic motives explain divergent audience perceptions of fake news. Journalism.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https://doi.org/10.1177/146488492092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