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 (HKT) 2023-10-06
網傳影片中的儀器不能檢測核事故相關輻射,實際檢測的是電磁輻射
摘要:
一、早前,網傳一段影片,當中拍片者手持「輻射檢測儀」,對日文包裝的食品進行檢測,該檢測儀隨即發出滴滴聲,螢幕顯示的數值一度變紅。拍片者呼籲去日本旅行不要購買當地食品,意指日本食品輻射值超標。
二、經查核,網傳影片中使用的儀器為電磁輻射檢測儀。電磁輻射屬於非電離輻射,非電離輻射的能量不高,只會令物質內的粒子震動,溫度上升。
三、香港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梁偉鴻回覆浸大事實查核的查詢指,核電站事故所造成的輻射污染屬於電離輻射。電離輻射一般是指會對生物組織造成傷害的輻射,高劑量的電離輻射可以損害身體的細胞或器官,甚至導致死亡。使用電磁輻射檢測儀無法測出電離輻射。
判定結果:網傳影片中的儀器不能檢測核事故相關輻射,實際檢測的是電磁輻射,因此判定為錯誤。
背景
據BBC等媒體報道,2023年8月24日,日本開始將福島核電站處理過的廢水排放到太平洋。日本排放核廢水的做法受到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反對,且不少輿論聲音對日本的核輻射問題表示擔憂。早前,網傳一段影片,當中拍片者手持一部所謂的輻射檢測儀,對一包裝為日文的食品進行檢測,隨即檢測儀發出滴滴聲,並一度顯示紅色數值。影片呼籲大家去日本旅行不要購買當地食品,意指日本食品輻射嚴重超標。
至截稿前,該帖文被分享27次,收到29個回應及87個讚好或心情。
查核
浸大事實查核團隊透過影片中的設備信息檢索該輻射檢測儀,檢索到中國品牌希瑪儀表的型號為ST1393的電磁輻射計,產品圖片和網傳影片中的檢測儀外形及細節完全一致,且兩者的機身均印有「Electromagnetic field」(電磁場)的字樣。根據該儀器官網提供的技術參數,其產品類型為電磁輻射檢測儀,並未顯示可檢測電離輻射。
根據香港天文台的資料,輻射大致可以分為非電離輻射及電離輻射兩類。一般來說,非電離輻射(例如光線及無線電波)的能量較低,不足以改變物質的化學性質。相反,電離輻射(例如α粒子及β粒子)有足夠的能量使原子中的電子游離而產生帶電離子。這個電離過程通常會引致生物組織產生化學變化,因而對生物構成傷害。一般所指可引起傷害的輻射,就是電離輻射。而低能量的電磁輻射則屬於非電離輻射,非電離輻射的能量不高,只會令物質內的粒子震動,溫度上升。日常生活中可接觸到的紫外線、光線、紅外線、微波及無線電波等均屬於非電離輻射。
香港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梁偉鴻回覆浸大事實查核的查詢指,「如果核電站發生事故導致人工放射性核素外洩,所產生的輻射為電離輻射」。香港衞生署發布的文章中,亦將核事故相關的輻射稱為「電離輻射」。
國際原子能組織介紹指,非電離輻射包括可見光、無線電波和微波等,對大多數人來說,非電離輻射不會對其健康構成風險。電離輻射包括某些使用伽瑪(γ)射線的癌症治療,X射線,以及核電廠所用某些材料所發出的輻射,在高劑量的情況下,電離輻射可以損害人體的細胞或器官,甚至導致死亡。
香港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梁偉鴻表示,檢測各種放射核素的技術要求皆不同,需要使用不同的檢測儀器。專業用的輻射檢測儀器應具備所須的準確度和靈敏度,並需作定期校正。香港天文台在京士柏的輻射實驗室有四種主要儀器,用以精確分析樣本中的放射性核素。這四種儀器是伽馬譜法系統、液體閃爍計數器、低本底阿爾法-貝他粒子計數系統和阿爾法譜系統。
綜上所述,網傳影片中所使用的儀器是電磁輻射檢測儀,不能用於檢測電離輻射,即無法檢測核事故所造成的輻射污染。
結論
網傳影片中的儀器不能檢測核事故相關輻射,實際檢測的是電磁輻射。
參考資料
- Facebook帖文一
- BBC:「 Fukushima: What are the concerns over waste water release? 」
- 希瑪儀表:ST1393 電磁輻射計
- 香港天文台:《輻射是甚麼?》
- 香港天文台:《非電離輻射》
- 國際原子能機構:《什麼是輻射?》
- 中國核能行業協會:《輻射劑量可以自測嗎?》
- 香港天文台:《輻射監測、評價及防護>樣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