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分析與研究學術研究

發布日期 (HKT) 2021-02-08

【事實查核與評析】不止真假:從圍封區域內「分發物資」事件看事實查核的局限性

編者按:

「假新聞」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人們卻反而會陷入了一種過度歸因的狀態。當面對一些基本事實為真但同時具有明顯缺陷的新聞,比如不符合新聞專業主義對報導客觀全面平衡要求的新聞,抑或是有明顯立場傾向和利益相關之報導,也會將它們劃分到「假新聞」的範疇。須知有問題有缺失的新聞報道常常不等同於虛假新聞。這便導致了一個尷尬的局面:在「後真相」時代,假新聞有時候會被誤判。以下這篇報道的評析提供了一個案例:

背景

2021年1月23日,香港特區政府宣布,圍封九龍佐敦道附近的部分區域,並引用規例限制在指明「受限區域」内的人士,必須留在其所在的住所,並根據政府安排,接受強制新冠病毒檢測,並直至區內所有已識別的受檢人士完成檢測後,方可離開其處所。

在有關規例生效期間,香港多家媒體的記者爲進行新聞報道,也登記入住了位於圍封範圍內的賓館。其中香港唯一一家公共廣播機構——香港電台(RTHK)的一名記者在接受檢測後,發出報道展示其獲得的政府為受檢人士提供的食物,圖片顯示物資包括5包即食麵、一袋通心粉、四罐罐頭及一盒粟米粒,並指出「賓館未有罐頭刀及煮食工具提供」。《南華早報》的Facebook帳號亦發布了類似帖文,原配圖中部分罐頭由於調轉放置所以沒有展示出拉環位置,帖文附題《圍封區區民收到物資無法打開也無法食用(Lockdown residents given food they either cannot eat or cannot open)》,內文提及有居民因缺乏罐頭刀而無法打開罐頭(he lacked the means to open them, as he does not own a can opener)。

圖一:香港電台記者有關獲發物資的報道

圖二:《南華早報》Facebook帖文封面圖,該圖隨後已被替換

事件概要

針對此事,香港特區政府透過其官方Facebook帳號「添馬台(Tamar Talk)」發文作出回應:「罐頭食品方面,絕大部分(約80%)是有「拉環」設計,只有少部分需要用開罐器打開。」有關帖文還表示,在食物安排上,「為受檢人士盡量提供多類型的食物選擇…受檢人士可按自己的喜好和需要自由選取。」

圖三:添馬台Facebook帖文針對分發物資事件進行回應

有關分發物資的新聞報道發出後,在香港引起了各方人士的熱烈討論,有知名政治人物指責媒體的相關報道「蓄意誤導」民眾,譴責媒體「預設立場」的別有用心,也有媒體認為記者據實報道其所見所聞,體現了實事求是的客觀態度。

圖四:Facebook上針對香港電台報道的評論

《南華早報》其後對所發內容進行道歉,並將相關報道的封面圖從獲發物資更改為身穿防護服的工作人員。

另外,本港有多個機構對圍封區域獲發物資進行事實查核,證明記者發表的照片和報道,如實反映了事實真相。

圖五:《南華早報》針對此前帖文進行道歉,並更換了Facebook帖文封面圖

專業主義維度下的報道缺失

關於記者報道是否有失偏頗的討論,若以專業主義報道的要求來分析,我們需要從全面、平衡、客觀等角度展開,以探討報道是否不偏不倚並準確地解釋問題。在香港電台的報道中,記者將其獲發物資的情況如實反映在報道圖片中,在「呈現分發物資」這一「點」上的確達成了專業主義報道中對客觀報道的要求。但僅有此處一個「點」的達成遠遠不夠,在分發物資這個事件「面」中,還存在其它許多不可缺失的「點」

首先,事件環境作為報道內容存在的背景,在此次報道中未被提及。報道中涉及的物資派發,事實上是疫情肆虐時期政府針對風險較高的區域首次採取的緊急措施,所派物資數量大,準備時間短,根據政府公開的帖文,此次派發中罐頭多達8,000個。在這種情境下,派發物資中出現少量(20%)需要工具才能打開的罐頭實屬常情,放眼整個事件,若只關注少量物資的開罐難度,顯得略為吹毛求疵。事件背景的缺失,使得報道的公正難以保證

其次,報道中所涉及的「點」是否帶有誤導成分,也應是發布報道前需要斟酌的細節。在香港電台的報道中,部分罐頭被放倒,拉環位置無法被展示到;而在《南華早報》的報道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到罐頭被倒轉放置。圖片的展示方式無法清晰地讓將文字中提及的「罐頭無法打開」這個信息點交由讀者判斷,罐頭的放置方式也難免令讀者誤認為「罐頭全都無法打開」。另外,報道的失衡亦帶來一定程度的誤導,作為獲發對象的居民,居住家中往往用品較為齊全,大部分居民並非如記者一般居住於賓館內。記者以不同於大多數人的自身視角去報道事件,容易因「以小定大」而造成報道失衡

再者,專業主義報道要求記者盡可能把事實的原生態展現在讀者面前。作為讀者視角的延伸,記者若能將圍封區域普通居民在該事件中的完整反應與反應結果進行呈現,會更有利於讀者對事件形成更準確的理解。例如收到沒有拉環的罐頭之後,記者是否有向工作人員諮詢更換帶有拉環的罐頭?沒有煮食工具,是否可以提出更換其他食材?作為救急食品,即食麵是否可以借用酒店杯具等盛放並用沸水沖泡⋯⋯然而這些訊息,在實際報道中「遺失」了,因此可能會造成對抗疫工作的誤解

事件真實性判定的挑戰

儘管有眾多查核機構已對此事進行查核,但這一事件也引發我們思考一個更深入的問題,那就是,單靠事實查核來判定一些事件的「真」與「假」,是否足以解答其中的所有問題

在新聞理論的邏輯上,記者在新聞報道中呈現的是一種客觀真實的表現「符號」,我們可以理解為是一種「解釋」。專業記者需要把事實事件中每一個獨立於意識之外的訊息,「解釋」成讀者可以閱讀並理解的資訊,因此他們應力求盡量完善地展現客觀真實的全貌,但實際上,往往會因爲各種原因未能做到這一點。如果把客觀事件比做一幅完整的畫面,那麼每一處「解釋」即對應畫面裡的每一個「點」,這些「點」呈現得越多,「點」之間的關係被描述得越詳細,對客觀事件的還原度就越高。

在現行事實查核的機制中,查核工作就是要通過判斷不同「符號」或「解釋」的真實性,來推斷目標説法、報道或事件的真實性。但在某些情況下,這種判斷結果會顯得過於簡單化,難以充分反映事件客觀真實的全貌。也就是說,即使某一項「解釋」被證明為真實的,也未必代表此整篇報道是真實的。這種情況不是由於沒有實事求是造成的,而是報道本身的缺失所造成的:由於多個「解釋」的不完善,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誤導

對事實查核的啟示

此次香港圍封區域分發物資事件帶給我們的最大啓示是,在某些情況下,事實查核只是以「真」、「假」來區分結果的話,存在一定局限性。很多時候,人們指責的某些「假新聞」,其實是有問題、有缺陷的新聞,它們既非真,亦非假,而是存在缺失且不符合新聞專業主義對客觀、真實、全面和平衡的要求。

儘管我們可以運用事實查核的方法核實某特定「解釋」是否真實,但可能卻因此忽視了有關事件中其它必要元素的「解釋」,也使查核結果在呈現「客觀真實」上發揮的作用大爲降低。因此,我們可以進一步探討,尋求改進事實查核的方法和涉及範圍:例如在事實查核過程中,我們既要顧及事件中眾多信息「點」的真實性,也要查核眾多「點」之間的互動關係和前文後理。而這也對專業記者報道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在報道中思考如何將關鍵的信息「點」匯聚成事件的「面」,以便向讀者展示出相關事件的全貌,從而使新聞報道變得更為客觀、真實、全面和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