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Fact Check Notes

發布日期 (HKT) 2022-12-19

查核手記六:事實查核面對的質疑之背書可信度

在蒐證過程中證據呈現的失衡,尤其是在獲得專家建議時,證據受專家本身的立場左右,甚至會有讀者質疑,事實查核機構因偏袒某一方的觀點,而選擇性地聽取單方意見。大多數情況下,具備權威背景的專家背書是有力的查核證據。但新冠疫情、疫苗的問題由於涉及公共衛生政策的多個方面,專家意見有時被質疑有失偏頗,甚至被詬病為權威機構的傀儡,公信力大打折扣。

李文教授在採訪中說道,這其實是一個技術問題,畢竟專家內部存在正方與反方意見,是很正常的。如何呈現不同角度的聲音,考驗的是查核員的新聞素養,「如果權威的聲音是正方,我們要嘗試用反方的論據來『挑戰』它,反之亦然。這種方法在新聞媒體中多有運用,透過這樣的方式取得平衡,或許有助於讓我們接近真相。」

類似「多方論證」的方式,也是Kevin所倡導的:「查核員應當多問不同的專家,多方綜合,當然也要自己看文獻再做判斷。」例如在查核「以果柄的顏色辨別香蕉是否經化學藥品催熟」這則可疑信息時,查核團隊先通過大英百科全書及全球最大新鮮蔬果供應商美國都樂食品公司的科普內容,了解香蕉的成熟機制,再諮詢香港食物環境衞生署及香港科技大學化學及生物工程學系的學者以確認和補充查核。當來自不同背景的科普信源能達成統一,真實性的判斷便水到渠成。

專家意見的真實性,是否會因已有立場而不可信?李文教授認為:「專家背景也是重要的,建議查核員先看權威再看背景。」先看權威,以決定專家的專業水平是否有能力解答問題;再看背景,則是辨識專家是否能足夠獨立地表達專業意見。如果專家的觀點中為某團體說話的成分太高、或者專家是某些體團的喉舌,應不予採納;而在採訪專家的過程中,也應當注意專家觀點中「證據是否足夠」,事實證據才是查核判定的基礎。

從查核手記五與六的兩種情況來看,讀者對於事實查核可信度的質疑,或多或少建立在「事實查核發布的都是對的,至少事實查核機構這麼自認為」的基礎上。實際上,事實查核並非站在「絕對正確」的位置,而是一種遵循了行業守則、將事實與結論呈現出來的方法論實踐,這個過程並非完美無瑕,公眾對於內容真實性的探討仍然寶貴。

因此,讀者無需過於擔心事實查核的立場傾向會擠兌討論空間,對於絕大多數依守則工作的事實查核員而言,呈現事實、讓更多讀者了解事實才是初心。借用事實查核項目Meet the Facts創始人Chas Danner的一句話:「我們能做的就是比如——我們一五一十地把原始連結、結論的推導呈現出來。如果人們執意選擇不相信,那的確也沒有其他可做的了。」(All we can do is say -we show our work, these are the links that we use, this is how we came to this conclusion. If people are going to disagree with us, then there’s nothing we can do about that. )儘管這個說法稍顯悲觀,但也不可否認,專注於事實查核蒐證與推論技能,減少事實呈現過程帶來不必要的誤解,令讀者更全面地了解事件,是事實查核從業者心無旁騖的底氣。